EN
研究前沿
Research Frontier
返回列表
城市收缩和资源型经济:中国矿业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
时间:2018-05-16

文献来源:He S Y, Lee J, Zhou T, et al. Shrinking cities and resource-based economy: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China's mining cities [J]. Cities, 2017, 60:75-83.

  

摘要:资源型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单一产业结构和“繁荣与萧条”的产业周期,他们面临着城市收缩的挑战。为了扭转未来这些城市的预期衰退,中国政府已经在国家,省和市级实施了积极的政策。本文从宏观角度回顾了中国资源型城市目前的规划政策和实践,分析了政府如何应对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紧迫经济问题,特别是重点关注经济结构调整。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央政府的政策和当地实践的多样化,本文提出了两个案例研究,一个石油城市(大庆市)和一个煤矿城市(萍乡市)。通过讨论和评估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和地方政策和实践,旨在加深对中国城市收缩的理解,并阐明其他资源型城市在开发中的经济发展政策国家

1.研究背景

城市收缩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一个高度多元化和多层面的过程,对社会的不同部门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收缩的城市通常有以下特征:人口流失,经济衰退,就业下降,社会动荡以及越来越多的空置和废弃建筑。具体而言,低出生率、老龄化和外移导致的人口流失是城市收缩的核心指标。此外,大多数收缩的城市正在经历经济衰退。

从全球来看,经济放缓通常发生在资源型城市的后期,并进一步导致城市收缩。因为以资源为基础的行业,尤其是那些依靠不可再生资源的行业,往往会经历“繁荣与萧条”循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资源产业大规模生产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供应是不可持续的。此外,由于技术变革和某些产品的市场转移,资源型产业可能会在全球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导致资源型城市收缩的另一个原因是资源型产业与其他知识型企业之间的联系薄弱,这把资源型城市与全球知识网络隔离开来。

虽然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并不多,但一些资源型城市正在进入资源枯竭阶段并且人口在不断下降,因此应该重视发展中国家城市收缩的问题。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审查经济转型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资源型城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2013 - 2020年)”,全国共有262个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进一步分为四种类型:增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有31个(12%)为增长型,141个(54%)为成熟型,67个(25%)为衰退型,其余23个(9%)为再生型。在所有资源型城市中,有126个城市为地级市,占地级市总数的44.5%。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大约17%的资源枯竭的地级城市正在经历人口收缩。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弱化,产业延伸和替代,社会福利低,失业与贫困,污染与土地退化与沉降等多重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解决这些紧迫问题的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这需要由政府引导。政府也意识到90年代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适当的政府政策,预计这些城市在不久的将来会收缩规模。及时全面地分析城市收缩与资源型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使国家认识到经济生产力下降和收缩可能性的重要一步。

2.研究方法

我国大部分煤矿城市集中在中部,而大多数金属矿山城市位于南部。煤矿城市占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绝大部分,总数达到57个。金属矿山城市40个,其次是非金属矿业城市12个和石油开采城市10个。考虑到中国的采矿城市和煤矿城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相当多的煤矿城市处在经济衰退阶段,但很少有石油开采城市处于该阶段,因此在本文的后半部分我们将选择每个类别的代表性城市进行案例研究以了解这些城市的特点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记录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挑战,并为中国其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建议。本研究将从亚洲城市收缩的角度出发,将加深我们对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解。

3.结论

本文主要讨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政策。在各种政府报告中,有关的经济成就的指标集中在扩展工业和替代工业的发展上。事实上,扩大、替代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资源型城市在政府政策下经济转型有效性的标准。只要对政府官员的绩效评价机制依旧是是基于GDP的增长,政府就会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去在产能过剩行业进行的投资将转向大型资本密集型项目,并将其作为支柱产业。加上受中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失业和维持社会稳定将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然而,大型资本密集型项目对就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有限的。资源型城市的政策主要属于增长范式。尽管资源型城市的收缩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且普遍的现象,但资源型城市的政府不太可能将其重点转向收缩计划。对于市政府来说,改变国家的主导话语只不过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结构中冒险。此外,考虑到政府不愿提倡公民参与,实施收缩资源型城市的规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纵观全球正在收缩的城市,它们的收缩遵循一种异构模式,每种收缩情况都有其特征,特定的应对策略和要求。中国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如此。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问题,虽然这些城市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但适当的解决方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很难确定中国矿业城市陷入资源匮乏困境后的最佳解决途径。换句话说,一个资源型城市要么找到一种创新的方式来维持经济增长,要么积极适应经济收缩,如此才能实现经济转型。最后,即使城市收缩,城市的宜居性也可能得到改善。(孙智帅,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