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研究成果与学术交流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Academic Exchanges
返回列表
王燕:“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存在吗? ——人口红利与技术进步的视角
时间:2019-11-11

进入新常态后,很多人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现象与中等收入陷阱联系起来,这个概念产生之便引来了大量关注,但也引起了研究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是存在的也有些学者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存在概念的“标签化”“扩容化”“教条化”

一、关于中等收入陷阱存在性的争议

国内研究,大多从概念本身或经济发展机制思辨性地质疑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性,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界定和经济学逻辑不严谨,提倡客观地看待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外文文献,大多从实证研究视角验证中等收入陷阱并不存在,主要方法为跃迁矩阵和回归模型,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缺乏历史经验的证据,并未发现普遍意义上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陷入长期停滞。

笔者认为,绝对意义上的中等收入是个历史概念,相对意义上的中等收入往往包含大多数国家,大多数则意味着这是一种常态,又何谓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一个“赶超”意义上的概念。经济增长停滞在各收入阶段都可能发生,故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提出在理论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长期的定量化研究可能存在缺陷。利用拉美经验归纳出来的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如果说已经被亚洲四小龙证伪的话,再继续将这样一个概念进行普世的推广,容易会引起争辩

二、争议的来源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之所以引来经济学家巨大兴趣,除了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所关心的问题之外,更因为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界定宽泛,便更加具有辩论性。总结前人对中等收入陷阱存在性的质疑,其概念模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统计维度带来的分歧。单从截面或者时序的统计维度考量,容易推测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或者增长收敛的结论。但是从面板数据考量,发现这个概念缺乏成立的经验证据。

二是,观测时距带来的分歧。在中等收入阶段停留多久就算是落进陷阱?是这个概念能否成立的关键。观测时距的界定越宽,这个概念成立的基础就越薄弱。

三是,收入区间带来的分歧。仔细推敲中等收入区间范围,发现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模糊的感性认知,收入区间界定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更多是根据经验性的和探索性的“拇指法则”。

三、人口和技术红利消失能否引致中等收入陷阱?

很多学者从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国家竞争视角,以Geoffrey,G2004),Gill,I&H.Kharas2007),Ohno,K2009),Homi,K &K. Harinder2011)以及英国Economist杂志(2013)的观点:中等收入国家由于工资上涨而无法与低收入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竞争,又因创新能力不足无法与处于技术前沿的高收入国家竞争,处于优势真空阶段,同时面临来自低收入国家的“追逐效应”与高收入国家的“压制效应”,陷入“比较优势陷进”,从而丧失了国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的依据。人口红利和技术红利枯竭是中等收入陷阱概念最初经济学理论原因,但笔者认为通常提到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与技术增长趋缓并不是中等收入陷阱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

(一)人口红利与中等收入陷阱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指出了工资上涨的原因,但并没有推演出工资上涨之后一国总产出增长速度便随之减缓或停滞,把刘易斯二元理论当做中等收入陷阱的解释,是对其理论的过度解读甚至是曲解。在没有严格的假设条件下,直接用人口红利减少来推断中等收入陷阱是不严谨的。

将劳动力工资水平与劳动力成本等同起来,如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高于劳动力工资水平上涨速度,那么单位劳动力成本则处于下降状态。在经验层面,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证明实际工资上涨并不一定就会导致中等收入时期的经济发展缓慢。以中国为例,2009年以前中国的工资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劳动生产力也提高了,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则是下降的,因此工资提高不一定代表竞争力下降。

工资上涨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那么不同的收入差距下,对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影响。程文和张建华(2018)通过构建一个连续收入分布和创新不确定环境下企业产品创新的数理模型,认为虽然收入水平在提高,但有效地降低收入差距,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经济体只存在增长率收敛而不存在收入水平的收敛,要素流动性的提高能够对收敛起到促进作用。人口红利减少可以使中等收入陷阱成立的前提是:劳动生产率不变、劳动力素质不变、进入老年的标准不变、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制造业像永远填不满的大海,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超过一、二产业的排放量。

(二)技术与中等收入陷阱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是两个层面的概念,技术是生产效率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经济的基础是交易和市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将不能用资本、劳动力解释的那部分经济增长统称为技术。在增长理论中,外生技术变迁只不过是未经分析的生产外部性的委婉说法,于是很多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技术与经济具有强烈的正相关。很多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并没有理论宣称:没有技术进步便不会有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直接作用于生产效率而非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趋缓不可以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充分条件。更何况,在某些情况下中等收入国家可能具有技术进步的机会窗口,实现技术蛙跳。笔者并不认为中等收入国家失去技术模仿优势时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便会低于其他收入层级的国家。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对生产效率、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可能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就国民收入的增长而言,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