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研究成果与学术交流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Academic Exchanges
返回列表
赵儒煜:新时代去开拓新经济学的时代
时间:2018-02-01

目前经济学自我变革的倾向已经非常明显,特别是最近的诺贝尔奖得主用行为经济学去改造原来的经济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倾向,就是原来的经济学理论漏洞太多。以市场理论为例,其包括两个核心解释。其一是以完全市场为前提的一般市场原理,其二是以吉芬商品为对象的不完全市场的解释。这一“双核模式”的市场理论已难以解释现实中的新市场现象,并逐渐暴露出其在哲学上的不彻底性。

这种不彻底性具体表现为大量“价格失灵”现象出现,如供给受限制不大的住房、土地,食盐、洗衣粉、卫生纸等甚至几乎没有供给限制的生活用品,都出现了价格上升则需求扩大的“泛吉芬商品化”现象;在经济危机时期价格下降而需求不增反降;在供给不足经济里,价格下降则需求扩大、价格上升而需求也是扩大。同时,市场从未出清。市场管理往往适得其反,放任价格上升以期借此压低需求的房地产市场管理基本失败。理论上的“双核”模式与实践中的失败,从哲学上反映出市场理论的不彻底性。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新的市场原理,在不完全市场的原理下重新解决问题。新的市场经济原理设定的理论前提为不完全市场。具体包括:经济活动中不存在无限的供给和需求;消费者和生产者进入市场受到空间、政策、技术、成本等各种障碍,也是如此;产品是有差别的,虽然存在可替代性,但在本质上存在异质性;市场的信息并不充分且普遍存在不对称情形,信息搜寻成本是造成这一障碍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还寓含着这样的基本认识:无论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是有限理性人。

基于上述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我们从人类经济活动实践出发,对市场原理做出如下总结:市场成立是以需要为终极决定因素,以需求为前提,由需求唤起而形成的。对此,马克思曾有经典论述。

真正决定市场行为的“看不见的手”就是需求、供给双方参与市场活动者的心理预期。其中,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包括对次期消费效用满足度和效益获益性两个方面的预期;生产者的心理预期则主要是指其对次期供给的获利性的预期。

心理预期决定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是,首先通过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形成需求,进而通过生产者的心理预期带来供给。在消费者心理预期追求效益最大化和生产者心理预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价格点,交易行为得以完成。心理预期的作用,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具体表现为不同的方向和形式。原市场原理解释的情形只是心理预期支配下市场活动的一种特殊情况。需求方的心理预期是在市场行为发生的时间上率先、在作用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而供给方的心理预期则是在时间发生上滞后、在作用上居于从动地位的要素。

市场失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其理性预期在现实中是有限理性,并不能实现对市场的充分预测,使得信息的不对称性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客观存在空间及其异质性。因此,必然出现结构性的生产过剩,关于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自我均衡的理论思维方式是不科学的。

市场失衡的必然性,决定了市场管理也有客观必然性。迄今为止,市场管理经历了自给自足、自由放任、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四个大的阶段。供给管理是市场管理的更高级阶段,它与凯恩斯主义主要用于应对经济危机冲击的有效需求管理不同。第一,可以广泛适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周期阶段。第二,这种精准的供给管理既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经营活动中,也反映政府的管理职能的进步上。供给管理的核心不是对生产体系的盲目改造,而是以需求为依据、根据需求的心理预期而进行的有预见、精准的生产体系创新、调整、升级。供给管理方式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前提——社会需求强大到足以展示其追求异质性、超前性、便捷性的心理预期并迫使供给不得不关注这些需求倾向;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足以支持需求方快速、具体、直接地反映其心理预期。这种供给管理必将推动供给朝着按需生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