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Douglas H.Wrenn JunjianYi BoZhang. House prices and marriage entry in China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19,(74),118-130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初次结婚率一直在下降,本文的研究认为其部分原因在于同时期房价的上涨。中国的社会习俗通常要求婚前买房,本文假设这个习俗和上涨的房价共同促使年轻人推迟第一次结婚的时间。本文使用2000年到2005年关于婚姻和城市房价的微观数据,建立含有工具变量的久期模型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结论显示,房价每上涨1%会导致结婚率下降0.31%,并且在不同模型设定中,该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关键词:房价;婚姻;中国;久期模型
1.研究背景
婚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幸福、生育、子女成长、不平等、犯罪和劳动力供给等(Chiappori et al.,2002; Zimmermann and Easterlin, 2006; Edlund et al., 2013; Greenwood et al., 2014)。然而,最近许多国家的结婚登记率急剧下降。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明显,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初婚率一直在下降,初婚年龄一直在上升。目前关于家庭形成和婚姻的文献对这种变化提供了三种相互矛盾的解释——生育率的下降,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增加,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程度的增加(Oppenheimer, 1988, 1994; Blossfeld and Jaenichen, 1992; Malhotra, 1997)。虽然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初婚率的下降,但它们不能解释整体的下降。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规范、婚姻习俗和房价的假设。具体来说,本文假设中国男人婚前买房的习俗,加上房价的快速上涨,导致了初次结婚率的下降(Huang, 2010; Pierson, 2010)。同时关于房价上涨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大量文献已经表明,房价和家庭财富的变动能影响生育(Yi and Zhang, 2010; Lovenheim and Mumford, 2013; Dettling and Kearney, 2014)、就业(Henley, 2004; Mian and Sufi, 2014;Johnson, 2014)、创业(Corradin and Popov, 2015; Harding and Rosenthal, 2017)、教育(Lovenheim, 2011; Lovenheim and Reynolds, 2013)、财富分配不均(Piketty and Zucman, 2014)、投资组合(Chetty et al., 2017)以及消费(Campbell and Cocco,2007)。本文在这些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研究了房价对年轻人婚姻决策的影响。
2.模型构建
(1)数据:
本文使用的主要数据集是来自2005年中国1%人口调查中的20%的代表性样本。对婚姻状况的研究通常采用包含个人婚姻状况以及其他时变特征的面板数据。但是在中国这种面板数据特别少,并且既没有大样本数据,也没有详细的婚姻状况信息,尽管2005年的小型人口普查是截面数据,但是这些数据中包含了每个人第一次结婚的年份。因此,使用这些信息,能够将横截面的小型普查数据转换成适合于长期分析的面板数据。此外,2005年的小型普查数据具有全国代表性,并且样本容量大,包括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占总人口的0.2%。而且,数据还包括每个人的年龄、性别、民族、户口类型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丰富的社会经济统计信息。该数据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没有包含2005年以后的信息,在2005年之后中国的房价经历了一次剧烈的上涨,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房价的二次项,并分析了非线性的影响。
(2)模型方法:
本文将结婚决策建模为一个最优停止问题,在这个问题中,个人决定是否在每个时间段结婚取决于一组对婚姻价值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社会经济因素。本文感兴趣的是房价在决定第一次结婚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中国,男人在结婚前买房是一种普遍的习俗。考虑到这一点,本文假设过去20年中国结婚率下降的部分原因可以用房价上涨导致结婚成本增加和等待结婚的时间延长来解释。为了检验该假设,本文建立和估计了一个离散时间的久期模型,以此来实现对连续时间的近似,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是描述关于个体i在c城市第t年的连续婚姻风险函数的离散近似函数;
是在c城市第t年房价的自然对数;是关于个体i特征的变量向量;是关于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城市特征变量向量;是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城市特征变量向量;分别表示的是省份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是误差项。本文感兴趣的系数是,它表示的是城市房价的变动对个体结婚率的影响。由于该模型中包含有风险函数的双对数设定和时间固定效应,因此可以近似连续时间的Cox风险比例模型(Kalbfleisch and Prentice, 1973; Sueyoshi, 1995; Hess and Persson, 2012),并且可以较好地处理非连续数据。
3.结论
在中国,房子被认为是结婚的先决条件。但是,随着近年来房价的逐渐上涨,越来越多的人难以承担高昂的房价。因此,本文假设房价的上涨降低了中国年轻人的结婚率。为了检验该假设,本文使用2000年到2005年关于婚姻和城市房价的微观数据,建立含有工具变量的久期模型,研究的结果表明,高房价的确降低了中国年轻男性和女性的结婚率。具体来说,房价上涨1%会导致初次结婚率下降约0.31%,该结果在经过一系列敏感性检验之后仍然是稳健的。
此外,本文的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中国的房价平均每年会上涨约10%,尤其在一些大城市,房价上涨的更加剧烈。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关于房价和结婚率之间存在负向关系的证据,但是这些证据可能在以前被政策制定者忽视了。本文估计出的负向结果表明了高房价可能会带来如下的社会经济影响:第一,高房价给想要结婚但买不起房的年轻人带来了福利的损失;第二,考虑到许多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需要在住房上花费大量的金钱,因此他们很可能会面临经济困难;最后,高昂的房价可能会通过婚姻市场的匹配对财富不平等分配和代际流动性产生长期的影响。虽然本文的分析是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但类似的经济过程很可能会出现在东亚和世界上其它快速增长的城市环境中。(吕祥伟,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