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研究前沿
Research Frontier
返回列表
关于区域多极增长演变的研究
时间:2018-12-11

文献来源Jia S , Qin C , Ye X .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multi-pole growth[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18614):189-207.

摘要:区域多极增长是区域经济组织模式的重要空间形态。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区域多极增长演化模型,研究其基于异质空间假设和经济主体不可分离性的机制。该研究的结论是,区域多极增长的演变会受到运输成本,规模经济,挤出效应以及优越位置和劣势位置的要素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在地方要素禀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规模效应经济的增加和边际生产成本优势的下降,区位将会强化集聚布局形式,这不利于形成区域多极增长模式。随着挤出效应的增加和边际生产成本优势的上升,区位将会强化分散布局形式,促进区域多极增长模式的形成。当运输成本高时,成本的下降能够加强区位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空间组织形式从分散向集聚的演变。然而,当运输成本继续降低时,它们的进一步减少将会导致区域空间组织模式分散。因此,在一定条件下,随着运输成本下降,区域多极增长将会表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发展形式。

关键词:区域多极增长,演化

一、引言

随着交通运输和技术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沟通障碍正在减少,经济主体和活动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生产专业化程度也在提高。这些变化极大地增加了区域间流动的类型和数量,使区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复杂,改变了传统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区域差异较大的国家需要考虑如何在动态区域空间结构的背景下实现协调的区域发展。

多中心主义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验概念,中心地理论通过不同的商品和服务指挥不同规模的服务和市场区域来解释城市的等级分散化。然而极化理论提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规模越来越大的经济只能在少数几个大城市集中。这两种观点都融入了经济地理学,这表明不同的规模经济和空间相互作用成本的发展导致了不同的生产和消费空间布局。

从本质上讲,区域多极增长具有动态演化特征,其表现形式在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阶段存在差异。区域多极增长也是一种空间组织模式,涉及增长极之间的相互协调,并且作为一种挑战单极增长极限的多级增长模式,其可以通过非均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相对平衡增长的途径。

区域多极增长是一种客观现象,其形成和演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尽管如此,区域多极增长与空间集聚的经济主体密切相关。在异构空间中,聚合点符合区域要素禀赋的条件。因此,在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区域空间组织的模式与位置的要素禀赋密切相关。然而,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区域多极增长的角度解释区域空间组织模式差异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并未试图解释区域多极增长的演化过程。我们构建了区域多极增长演化的模型,以研究规模经济,挤出效应,运输成本,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影响区域多极增长的演变。挤出效应形成了分散力,促进了群体空间的扩散。我们试图揭示异质空间区域多极增长的演化机制,以解释区域多极增长现象,为区域多极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以指导区域多平衡协调发展模式。

二、区域多增长演化模型

(一)模型假设

关于群组与区位的假设,文章将区位选择分析中的经济主体定义为群组。个人以群体形式出现,并在一个小群体中行动。文章从经济主体和区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了群体的本质。群体的性质取决于群体本身的属性以及群体使用区位因子禀赋的能力,公式表示如下所示:

其中是群组的性质,代表群组本身的属性,代表群体使用区位因子禀赋的能力,反映了群组和区位之间的关系即

区位的性质取决于位置本身的属性以及群组到区位的转换,即:

关于群组需求函数的假设,文章假设该地区有两个群组,同时消费者购买两种类型的产品。与此同时,每个地区都存在自己的能力禀赋。效用函数的形式为:

其中,表示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数量,表示该群组自身的能力禀赋。

群组的收入水平公式表示为:

求解得产品1和产品2的需求函数为:

(二)均衡分析

1.群组2选择聚集布局的情况

在均衡分析过程中中,文章只需要考虑群组作为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因为文章假设群组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当两个群组聚集在同一个区位A时,群组2作为生产者的利润是:

最后的求解结果为:

即群组2选择集聚布局的利润水平为:

从上式公式可以看出,当选择集聚布局时,有三个因素会影响群组2的利润水平,分别是,对三个影响因素求偏导可分别得到:

上述分析基于群组首1先选择位置A的假设。如果假设群组1首先选择位置B,我们可以获得群组2选择聚集的利润水平,如下式所示:

2.群组2选择分散布局的情况

一般来说,我们假设群组1位于位置A,群组2位于位置B。在位置AB之间存在双向交易,则群组2的利润为:

均衡条件下的产出数量为:

  

最终,群组2作为生产者在区位B的利润为:

3.区域多级增长的演变

文章进一步研究(1)因素的变化如何影响群组2的区位选择?(2)区域空间结构如何演变?为了确定群组2将选择聚集布局还是分散布局,文章通过比较聚集布局和分散布局的利润,即

  

三、模拟分析

命题1:在地理要素禀赋不变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效应将加强集聚布局,对区域多极增长模式的形成没有帮助。

命题2:在一个地点的要素禀赋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挤出效应将加强分散布局,这有助于形成区域多极增长模式。

命题3:由于运输成本较高,运输成本的下降加强了地点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区域空间组织形式的演变,从分散转变为集聚。然而,当运输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导致区域空间组织模式变得分散。因此,在一定条件下,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区域多极化增长先减弱后不断增强。

命题4:在一定条件下,区域空间组织模式从分散到集聚发展,因为优越位置的产品的边际成本降低。因此,优越位置的优势越大,形成区域多极增长模式的可能性越低。

命题5:在一定条件下,区域空间组织模式从集聚发展到分散,因为劣势地区的边际生产成本降低因此,位置较差的优势越大,形成区域多极增长模式的可能性就越大。

推论1:在一定条件下,如果优越位置和劣势位置之间的边际成本差距较小,则形成区域多极增长模式的可能性较高。

四、结论

首先,区域多极增长的演变受到运输成本,规模经济,挤出效应以及优越位置和劣势地位的要素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规模经济效应加强了集聚布局,对区域多极增长模式的形成没有帮助。挤出效应加强了分散布局,有助于形成区域多极增长模式。当运输成本高时,运输成本的下降加强了地点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区域空间组织形式从分散到集聚的演变。然而,当运输成本较低时,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会导致区域空间组织模式向分散演进。因此,在一定条件下,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区域多极增长先减弱后持续增强。优越位置和劣势位置之间的边际成本差距越小,形成区域多极增长模式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次,本研究存在着两个新的发现:(1)增长极之间存在市场差距,市场缺口的存在是形成区域多极增长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2)运输成本对经济主体的集聚行为的影响存在阈值。当运输成本持续下降并突破阈值时,中心 - 周边模式将被打破并刺激该地区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第三,文章从一个涉及群体和区位之间相互作用的新视角将演化思想引入区域多极增长模型中,使得异质空间的假设更接近现实。

最后,区域多极增长是区域组织的重要空间形式。区域多极增长可以作为促进大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因为大国民经济的要素禀赋差异较大,优越地理位置与劣势地区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实施区域多极增长战略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要素禀赋在经济中的分布,并根据要素禀赋的差异指导人口的合理流动。(朱俊丰,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