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研究前沿
Research Frontier
返回列表
集聚:长期面板数据的方法
时间:2018-11-14

文献来源Hanlon W W, Miscio A. Agglomeration: A Long-Run Panel Data Approach[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17, 99.

  

摘要:本文研究了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首先将行业内和跨行业溢出合并到动态空间平衡模型中,以获得面板数据估计方程,用以测量不同的集聚力,同时控制各种潜在的混杂效应。本文将此估计方法应用于描述1851年至191131个英国城市的详细数据。结果显示,在那些有更多本地供应商或其他类似行业的城市,工业增长更快,没有发现产业内动态效应的证据。而且,工业通常不会在已经很大的城市发展得更快。一旦我们控制了这些集聚力,我们就发现了与城市规模相关的强大动态拥挤力的证据。

1引言

当前已有大量研究探索集聚经济的本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城市工业长期增长的差异,并将其与城市初始条件的粗略衡量联系起来,但它忽略了许多可能构成聚集经济特征的丰富性和异质性。二是使用基于投入-产出流、劳动力相似度或技术溢出的连接矩阵来实现更丰富的行业间关系集,然后将这些联系与行业地点的横截面进行比较。这种方法的一个限制是,在横断面回归分析中更难控制区位基础。

本文的方法建立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但也试图解决一些这些文献仍然面临的问题。本文的目标是评估集聚经济在不同行业促进城市就业增长、从而促进城市总体增长方面的作用。本文的一个重点是动态聚集经济,即,当前经济活动水平对未来增长的影响。本文分析了60年来英格兰所有最大的城市私营经济领域的聚集模式。本文的方法使我们能够估计集聚的一般模式,并评估它们对长期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本文的另一个关于聚集经济的研究重点是通过比较相似地区的结果来克服识别问题,一些地区受到了与当地经济活动水平相当的外部冲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更清楚地确定地方经济活动变化的因果影响。

2模型构建

本文分析的出发点为估计方程:

它代表了一个城市产业的增长率,是一个城市产业内部和跨行业集聚效应以及随着时间变化的函数。把它写成回归方程,

上式的一个问题是有太多的参数,我们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可靠的估计。为了减少参数的数量,我们需要在溢出项上增加额外的结构,将埃里森等(2010)

将此代入上式可得本文的回归方程:

本文的模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理论的估计方法,实证结果将为产业内和跨行业集聚模式提供证据,并为重要的产业间联系类型提供一些证据。

本文使用的主要数据库来源于英国人口普查简要报告,该数据库包括1851-191131个城市的职业数据。数据库中的行业包括制造业、食品加工、专业服务、零售、运输、建筑、采矿和公用事业。由于人口普查报告中列出的职业类别随时间而变化,本文将多个行业结合起来产生26个一致的私营部门职业类别,以便在研究期间建立一致的行业分类。这项研究还需要一组矩阵来衡量行业间的联系模式,本文使用Thomas(1987)基于1907年英国生产普查构建的投入产出表。

3实证结果

运用埃里森和格莱泽(1997)的集聚测量方法,本文发现英国的主要制造业和出口业,如纺织业、金属机械和造船业,呈现出高度的地理集聚。许多非贸易服务或零售行业,包括商人、代理商、建筑业、店主、推销员等,其集聚程度较低。总体而言,产业集聚的中位数水平在0.02 - 0.026之间。

估计结果表明,本地供应商在行业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私营行业就业与随后的增长呈负相关,而且通过对比发现,行业内的异质性似乎很重要。最后,对每个溢出度量列之间的比较表明,IV结果与OLS结果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区别,这表明任何测量误差或工具所处理的遗漏变量在OLS结果中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偏差。

在本文的回归结果中,所有行业的行业内平均效应都是负面的,但也有证据表明,允许这些效应中的异质性是重要的。本文探究了这些行业内的异质性效应,文中给出了回归的行业内溢出系数的系数和95%置信区间。在只有一个行业,造船业,我们观察到任何积极的行业内影响的证据。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收益不断增加,地理集中度很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所有其他行业在初始产业就业规模较大的地区的增长都较慢。

4集聚力的强度

  本文研究了城市规模和城市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标准的城市模型中,聚集力的影响被与城市规模相关的拥挤力所平衡,这些拥挤力通过更高的房价或更长的通勤时间等渠道运行。在本文的模型中,很大程度上不知道拥挤力的形式,主要是城市时间效应。将估计的城市时间效应与实际的城市增长率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量化我们所衡量的众多跨行业集聚力量的综合强度。

这些效应的强度可以用BarroSala- i Martin(1992)的隐含收敛率方法来量化:

从回归结果来看,集聚力量的强度,从隐含收敛率来看,是每十年2.0-2.3%

使用类似的方法可以估计行业内部效应导致的集聚力的总强度,首先我们估计:

然后,使用与前面相同的方法计算与行业内收敛力。估计结果表明,行业内效应是一种收敛力,这表明行业内的就业负效应可能会随着最初的城市行业就业而变化。

5结论

  在引言中,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本地化集聚力性质的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是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的实证方法,可以用详细的城市工业面板数据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发现跨产业集聚经济在促进城市就业增长方面比产业内集聚更重要,行业内部的影响总的来说是负面的。这表明,同一行业的本地企业集群,已经吸引了大量关注,不太可能带来动态效益。其次,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与供应商或其他使用类似劳动力的行业合作时,这些行业的增长速度更快,这一结果与Jacobs(1969)的论点以及最近的实证研究结果一致。本文考察了城市规模与城市增长之间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一旦我们考虑到与城市产业构成相关的聚集力,这种关系就会出现。根据城市规模的隐含年差异率,我们的方法所捕获的凝聚力量的总体强度估计为每十年1.6-2.3%。(宋帅邦,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