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研究前沿
Research Frontier
返回列表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什么刺激公共权力实施出口限制政策?
时间:2017-04-13

文献来源Trade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 in China: What motivates public authorities to apply restrictions on exports? JJulien Gourdon , Stéphanie Monjon , Sandra PoncetChina Economic Review 40 (2016) 105120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2002 - 2012年期间产品层面的详细数据,研究了中国出口财政政策背后的动机。我们分析两大出口财政手段:出口税和出口增值税退税。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财政政策同时存在多个目标,主要使用两个手段,以实现其产业政策和战略目标,其中有些是官方目标,如促进技术或环境保护,也包括其他没有出现在官方文件中的目标,如补贴下游部门等。本文还观察到,中国动态地管理这些工具来处理暂时的冲击,例如,缓解食品价格上涨或帮助战略部门建立在金融危机中对价格竞争的敏感度。

一、研究背景

中国的出口关税政策近些年来进行了频繁且大幅度的调整,中国政府对出口税收政策的影响主要通过出口增值税退税和征收出口税这两种工具完成。例如,2002-2012年,75%的出口品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出口增值税退税优惠,同时较少的出口税被征收;但2012年,一部分出口产品被征收出口税,并也减少了出口增值税退税优惠,如钢铁,塑料玻璃制品等;另一方面,一些产业却享有了出口退税优惠等政策,如,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等。政府宣称税收的调整往往映衬了政策的变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出口税收政策的调整呢?本文意在通过对2002-2012年出口数据的分析探究出口税收调整的动机和原因。

二、主要模型构建及数据

(一)数据

出口增值税及退税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电子税收年鉴,出口税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及财政部官方网站,数据跨度从20022012年。

(二)方法

建立计量模型如下:

1

方程(1)中的因变量表示出口增值税所带来的成本以及出口增值税和出口税所产生的总成本,代表部门一年的固定效应,表示异质性误差项。部门是根据中国的分类标准定义的,本文使用二位数产业分类,其中包括378个时变虚拟变量(过去9年内的42个部门),目的是降低由于省略变量产生的偏差导致的风险。解释变量分为两类:时间不变变量()和时变变量.,本文使用了时间滞后变量去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探索中国官方宣称的目标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本文逐年对数据做出检测并研究了逐年的解释变量系数;最后,本文做了方差性分析为了评估因变量相对于每个解释变量所产生变化的方差的范围。

三、结果分析

从估计结果来看,不同类型企业的出口产品与出口税收上所产生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例如,高科技及高附加值产品与出口税收成本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污染环境企业的产品及初级产品在出口上与出口关税成本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以确定,政府在对待不同产业的产品出口上存在着不同的出口税收优惠及征收力度,即政府在鼓励发展一些产业的同时也在限制另外一些产业的发展。总的而言,政府对关税政策进行调整,主要是为了以下四个方面:产业转型升级(高附加值及高科技产业),落实环保通过限制污染单位的产品出口,消除国际贸易争端以及确保食品安全。

1. 复杂品,高科技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与出口关税成本呈现负相关关系以及初级产品的出口与出口关税成本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政府在出口层面上给予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等产业予以较大力度的关税优惠,相反,对于初级产品等产业征收关税并减少出口增值税退税补贴力度,这种对产业结构上的不同税收政策表明了政府想要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

2. 污染单位所生产的产品的出口与关税成本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表示政府一定程度上想要限制这些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产品出口。主要体现在对于水污染及大气污染的限制上,但是通过对比单一出口增值税成本的这一被解释变量与综合的关税出口成本这一因变量,本文可以发现,政府在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这些具体的污染类别上有着不同的态度,相比于大气治理,政府更为重视水污染治理。总的而言,政府通过限制对污染单位生产的产品出口来实现环境治理和保护,但是在具体的污染类别上,政府也有着治理不同污染类别的排序策略。

3. 反倾销的数量及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增长与出口关税成本分别呈现负相关和正相关,反映了政府可能为了应对来自于潜在的贸易压力所采取的提高出口关税及减少退税补贴的行为。另一方面,当贸易伙伴采取边贸壁垒的措施时,这些财政政策不会被使用。

4. 居民消费食品产业的出口与出口关税成本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政府在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该类产品出口的。这反映了政府想要保障食品安全及供给的目的,同时由于关税成本增加而未能出口的产品转为内销后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

四、稳健性分析

为了检验分析结果的稳健性,作者分别使用了滞后时间变量,不同的替代变量,改变行业分类标准,逐年检验的方差分析等方法,结果显示,政府利用调整关税政策是为了达成政府的四个目的。

五、结论

本文调查了针对出口的财政政策进行调整的动机和原因。这些原因既有官方公布的目标,如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也包括一些没有出现在官方文件的动机,即维护食品安全,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及缓和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压力等;同时,作者发现这些财政政策也被利用在应对短期冲击上,例如金融危机等。郭琪、涂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