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向专利权转移流为切入点,使用空间交互模型估计目的地固定效应,测算出区域吸收能力并探索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中疏得出、接得住、能发展的空间协同模式,对协同创新中谁来协同,往哪协同,怎么协同等关键问题进行突破。研究发现:1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呈现核心—半核心—边缘特征,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唐山等现实吸收能力较强的地区应成为协同主体。2根据技术同质性和空间相邻性对现实吸收能力的重要作用,测算出京津冀区域的有效吸收半径为200~300km,潜在区域吸收能力呈现中部、东部和东北部较高的特点。3根据现实和潜在吸收能力的适配后总结出四种空间模式。与《京津冀协同规划纲要》的最新空间布局相比,还需从当前的圈层状吸收格局向版块状发展,加强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的结点连接,提升廊坊、保定、秦皇岛、承德的潜在吸收能力。
【文献来源】周密、孙哲,京津冀区域吸收能力的测算和空间协同研究,《经济地理》 2016(08)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吸收能力; 空间协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JL1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课题培育项目(631621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4.京津冀区域吸收能力的测算和空间协同研究_周密.pdf